搜书

城乡一体化发展系统思考

—— 以上海为例

  时间: 2010-05-17    已有人阅读过

经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高速发展,上海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目前,上海已经具备加速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物质条件和环境基础。上海郊区作为特大型经济中心城市的郊区,与全国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鲜明的特征。上海郊区城市化水平、非农化水平以及工业化水平都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城郊之间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从总趋势看,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上海中心城市的人才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也必然会大规模地向郊区辐射。只要精心策划、战略恰当,举措有力,上海完全有条件率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从战略视野看,上海的城乡一体化,实际上是作为特大型城市的上海与整个郊区的一体化发展,这里既有城乡一体化的一般规律,也有上海自身的特殊规律。从本质上讲,城乡一体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关键在于提高“空间—人口—经济—社会—生态”五大基本要素构成复合系统的整个组织化程度。从上海现实出发,又必须致力于解决在战略规划、城市化、非农化、制度创新等方面相对滞后的矛盾和问题。如果说过去一轮城乡经济发展是以工业化推动型为主的经济增长,那么,新一轮城乡经济增长可以说将是以(城市化)城乡一体化推动型为主的经济增长。一言以蔽之,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推进城乡一体化必将成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加速器。 

一、城乡一体化本质内涵

1.城市、乡村与一体化发展

一般地说,城市与乡村作为一种非均质的地域经济空间,它是人类赖以生存、活动和发展的地域实体。从空间组织角度,可以将城市与乡村视为区域空间系统中互相联系的两个子系统。界定现代社会的城市与乡村并非易事。事实上,现代城市与乡村是一个复杂而模糊的概念。一方面,乡村人口的非农化和乡村地域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城市发展的生态化和城市地域空间不断扩展,这种动态演化的特征使得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分界日益模糊。另一方面,随着以城市化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日益加强。城市里往往有大量乡村人口活动和乡村社会文化特征,乡村里也有越来越多的城市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这种在城乡之间相互重叠的社会文化特征和生态经济特征表明,不论是居住的聚落还是社会文化或经济活动,城乡都是一个连续体。

城乡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必然现象,是人类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一体化”是诸(两个或两个以上)行为者融合成一个新行为者的过程。当过程完成时,就可认为诸行为者实现一体化。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具有非均衡性与关联性两个基本特征。城乡一体化发展其基本含义有三个方面:首先,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里就是要把城市与乡村的发展纳入到同一个系统之中去考虑。其次,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时空过程。这里城乡地域系统状态的历时性特征,以及城乡地域系统的空间转型关系。再次,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个相互补充与相互作用的结果。这里主要说明城乡最终的发展在两者相互影响下趋向同一社会目标。当然,一体化发展并不是指绝对的同一,并不排斥差异性,而更多的强调发展的整体性、互补性和协同性。

2.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形态

城乡一体化比较有典型意义的理论形态主要有三种:

(1)从社会发展史角度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由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的自然历史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人们往往把城市与乡村这两个人类的生活空间对立起来考虑。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历来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从空想社会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城乡关系问题都有许多经典思想。比如,傅立叶曾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有过非常详细的描述。在他看来,未来的“和谐社会”就是一种没有工农差别和城乡对立的社会;工业和农业不再成为划分城市与乡村的标志;城市不是乡村的主宰,乡村也并不是城市落后的郊区与附庸,两者是平等的;城市和乡村是通过工农结合的差别逐步消失的统一的社会有机整体。这可以说是城乡一体化思想最早的学说论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则认为,城乡关系是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影响全局的关键环节。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城乡对立将会走向城乡融合,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从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这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基本概括。恩格斯是最早提出“城乡融合”概念的人,他指出,在按照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里,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将“消失”,城市和乡村将“融合”。这种融合就是“要使现存的城市和乡村逐步演变为既有城市的一些特征,又有乡村的一些特征的新社会实体”。总之,从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这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城乡一体化理论的重要贡献。这也是研究当代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最重要的指导思想。

(2)从空间区域发展角度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城市和乡村的空间界限及其传统差别逐渐模糊和缩小的发展过程。在这方面,著名加拿大学者麦基提出的亚洲城乡一体化理论具有典型意义。一般认为,传统城市化理论基本上是一种以城市为基础的城市化理论。其基本假设是:城市和乡村聚落之间存在着清晰的界限、明显的差别,而且,这种城乡差别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会永久存在。然而,麦基通过对亚洲地区的考察研究,却发现一种以区域为基础的城市化现象,提出了亚洲城乡一体化理论。麦基认为,最近几十年来,包括我国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在内的亚洲许多地区的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城乡之间的传统差别逐渐模糊,并在地域组织结构上出现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类型—城乡融合区,即以农业活动和非农业活动并存与融合为特征的空间区域。麦基所提出的城乡空间结构模式,或者说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主要描述的就是在同一地域上同时发生的城市性和农村性的双重行为。正是这种双重行为的存在,使得城市和乡村的概念在这类地区趋于模糊。麦基所提出的亚洲城乡一体化理论是对欧美传统城市化理论的一种挑战,无疑具有开创性的理论意义。这种城乡空间结构模型,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3)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角度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别明显缩小的过程。在这方面,我国许多学者从改善城乡社会经济关系的角度出发,作了许多理论探索。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进入持续快速增长的新的历史阶段,城乡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一种谋求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开始出现。这为我国学者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提供了实践的依据。从总体上讲,由于受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乡关系论的影响,我国主要是从城乡关系的角度涉及到城乡一体化的。国内许多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与生产力水平相联系,换言之,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

于是,城乡一体化常常被定义为:一种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也常常被定义为:城乡关系发展进入理想状态的一种目标模式。事实上,这种强调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理论模式,主要是强调对城乡之间二元经济结构的现代化改造,从而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也正是基于这种协调发展理念,人们往往把城乡一体化目标描绘成城乡发展将进入无差异境地。事实上,那种“城里有乡、乡里有城”的理想化生存发展空间是不切实际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乡之间必然会出现一种互相融合的协调发展趋势。

3.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涵

从根本上讲,城乡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在经济和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城市与乡村的联系及其相互作用日益加强是一种必然的大趋势。无论是传统的城市发展观还是传统的农村发展观,最终都必然会被现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观所取代。事实上,从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看,城乡经济发展本身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城乡之间互为开放和互为关联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系统的基本特征与运行规律。任何城乡之间的封闭形式都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开放和融合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真谛。

综合上述理论形态的内核,着眼于现实中城乡关系发展的趋势,可以得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内涵:城乡一体化是一种在现代条件下城乡互补、融合、协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的选择,是一种城乡关系进入以互补、融合、协同发展为基本标志的理想状态的目标模式。 

图1  城乡一体化“五要素”复合系统(注:暂无图片)

作为一个过程,城乡一体化表现为城乡地域之间诸要素的协调发展过程,即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城乡两个系统在空间、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等诸基本要素的交融与协同发展。这一过程既是特定地域内城乡诸要素日益优化组合的过程,也是城乡发展协同度、融合度日益提高的过程。作为一个终极目标,城乡一体化又体现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城乡“空间—人口—社会—经济—生态”这个复合系统演化的终极状态。因此,完整地理解城乡一体化,应该是其特定的发展过程与发展结果的统一。说到底,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就在于彻底消除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最大限度地缩小现存的城乡差别,使高度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达到城乡共享。

城乡二元结构可以区分两层不同含义:即自然形态上的城乡二元结构和社会形态上的城乡二元结构。从自然形态上看,城市与乡村是两种非均质的地域经济空间:城市是人口、经济要素、基础设施高度集中之地;乡村表现为人口稀疏,空气清新,生活安闲。这可谓自然形态上的城乡差别。自然形态上的城乡差别不会消亡,也是各国、各个历史阶段所共有的。城市和乡村都是人类赖以生存、活动和发展的地域实体。从社会形态上看,我国的城乡差别另有制度层面的含义,或可称社会形态上的城乡差别,主要是由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构成的。城乡二元制度结构阻碍着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形成中国式的“城市病”和“农村病”,制约着城市化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要缩小或消除社会形态上的城乡差别,而不是自然形态上的城乡差别。相反,正是自然形态上的城乡差别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正是由于感受现代和回归自然的不同渴求,构成了城乡间的交叉流动与渗透。越来越多的人为了逃避城市的拥挤、紧张和污染,开始大踏步向乡村转移,在那里寻找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宁静的生活,实现回归绿色、回归自然的梦想。

总之,城乡一体化发展系统内涵极为丰富,它涉及到城乡空间结构变化、经济结构变化、社会结构变化、人口结构变化、生态结构变化等诸多方面。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结构系统。它可以分解为城乡空间结构一体化、城乡人口结构一体化、城乡经济结构一体化、城乡社会结构一体化、城乡生态结构一体化等。同时,城乡一体化与城市化有密切联系但它并不是两个异质的概念。城乡一体化与城市化从本质上讲,都是在社会生产力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时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空间过程,而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系统演化过程。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都含有“空间过程”的内涵。前者主要突出“空间变化过程”和“空间集聚过程”,后者则主要突出“空间关联过程”和“空间重组过程”。 

来源: 中国改革论坛 [关闭] [收藏] [打印]

分享到:
联系方式(欢迎推荐图书、作者、原创)
电话:0898-66189066
邮箱:info@cird.org.cn
作者:迟福林 殷仲义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03月
定价:69.80元
© 中国改革论坛网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琼ICP备10200862号 主办单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建议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Design by Ciya Intera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