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

后危机时代中国发展方式转型与改革的路径选择

—— 第67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综述(2)

  时间: 2010-05-18    已有人阅读过

20091031日~111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举办了以“后危机时代的新兴经济体——新挑战、新角色、新模式”为主题的第67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来自中央有关部委、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25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来自德国、俄罗斯、印度、巴西、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官员和学者300多人参加了本次论坛。与会专家认为,随着中国发展内外环境的变化,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相当紧迫。后危机时代应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实现改革的战略性突破。

一、进入后危机时代,发展方式转型成为时代主题

1. 中国反危机取得明显效果,但经济内生增长机制尚未形成

有专家指出,前三季度中国GDP增速达到7.7%,经济复苏信号非常明显,但呈现明显的“三强三弱”的特点。一是保增长的动力强劲而调结构的力度较弱;二是投资拉动成效明显而启动内需相对迟缓;三是国有经济表现抢眼而民营经济作用相对较弱。这表明市场主导的内生性增长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

2. 后危机时代发展的内外环境明显变化,发展模式急需转型

——在内部环境上,有专家归纳了后危机时代中国改革面临的五个基本时代特征,即消费主导时代、城市化时代、公共产品短缺时代、低碳经济时代和政府转型时代。也有专家指出,中国内部存在阻碍中长期发展的五大失衡。一是出口与内需之间的失衡;二是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之间的失衡;三是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失衡;四是生产性投资和社会性投资之间的失衡;五是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失衡。

——在外部环境变化上,有专家指出,第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是长期性的,这次危机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周期,更涉及结构性调整,不可能在短期政策刺激下马上就得到化解;第二,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更加复杂,不仅仅体现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更重要的是全球化结构必将变化;第三,世界低碳经济发展对中国发展方式带来外部压力。

3. 把人的发展作为发展的基本目标。

与会专家指出,中国发展方式转型,基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革的实质在于人的解放和自由的全面发展。实施优先投资于人的战略,更注重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统一、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统一,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现阶段中国国情。

4. 推进“人本、绿色、创新、协调”,“点面结合”式的发展战略

有专家提出,新的发展战略,核心是要做到“人本、绿色、创新、协调”。“人本”就是促进个人自由的全面发展;“绿色”关键是建立资源环境产权制度;“创新”就是要改变加工大国的局面,向创新大国转变;“协调”包括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内外协调等。有专家认为,要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平衡发展,发展模式与战略要从坚持沿海带动内地的梯度推进战略转变为“点面结合”的双引擎全方位推进战略。“点”是指经过30年改革开放形成的区域经济圈,“面”是指全国3000多个县形成的经济体。

二、把发展方式转型作为第二次改革的主线

1. 发展方式转型成为中国下一步改革的基本要求

有专家指出,“十二五”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在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制,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形成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制度;为推动和实现发展方式转型的重大突破和重要进展提供活力、动力和合力,为实现科学发展和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2. 发展方式转型重在构建消费主导经济增长模式

有专家指出,随着中国内部需求结构的变化和外部需求的萎缩,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增长是必然选择,并有可能在未来五年左右将居民消费率提高510个百分点,甚至15个百分点。也有专家指出,中国扩大内需政策要遵循几个原则:第一,外需同内需相比,以扩大内需为主;第二,在内需中,投资需求同消费需求相比,以扩大消费需求为主;第三,在扩大消费需求中,政府消费同居民消费相比,以扩大居民消费为主;第四,在扩大居民消费中,要以提高居民收入为主,尤其是增加以农民为主体的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有专家则指出,在扩大消费方面,不仅要考虑国内消费,也要考虑引入国际消费,使中国成为世界消费中心。如果没有国际消费的增加,中国很难获得国际上的话语权。

3. 发展方式转型需要在第二次改革中构建体制基础

与会专家指出,中国现有体制有利于“铺摊子”,但对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不足。“十二五”要以改革形成发展方式转型的活力、动力、合力。第一,在市场化改革中释放转变发展方式的活力;第二,在社会体制改革中形成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第三,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形成转变发展方式的合力。

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有赖于市场化的新突破

1. 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滞后的根源在于市场化改革的滞后

与会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其根源在于市场化改革不到位。例如,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滞后,转变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缺乏市场基础;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缺乏基础;垄断行业改革进程缓慢,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投资出口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

2. 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为主线推进“十二五”经济体制改革

有专家提出,要以扩大内需为总体目标,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中心环节,以深化市场化改革为基本路径,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在市场化改革中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有专家提出,一方面要以市场化改革形成扩大国内投资需求的体制保障,不仅要打破垄断,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还要建立资源要素市场化、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要以深化市场化改革建立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体制保障,尤其是推进就业体制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未来5~10年,中国城市化将呈现加快发展的基本趋势,要高度重视建立新型城市化的体制保障。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实现财富和收入主体由政府向居民转移。有专家认为,提振内需从长远来看应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居民要成为收入分配的主体,不仅要有劳动收入,还应当有财产性收入。为此,第一,政策上应鼓励企业职工持股分享企业的经营利润;第二,加快改革农村的土地管理制度,赋予农民永久土地使用权,推进土地流转,提高农民土地资本收益等;第三,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真正启动农村市场;第四,探讨社会财富由政府向民间转移的途径和办法。例如,可以将国有资产的一部分补充社保基金等。

——扭转“国进民退”趋势,调整所有制结构。有专家提出,反危机中政府刺激经济的各项措施,有利于国有经济,而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在经济危机中受到的影响最大,应打破“国进民退”的趋势。

——为发展服务外包提供体制条件。有专家认为,服务外包是中国调整产业结构的一个方向。但中国的体制主要有利于传统制造业,应建立支持服务外包的体制机制,以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

3. 打破对外开放的制度障碍,在构建综合竞争优势中推进人民币对外投资,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有专家认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采取了比较优势的贸易发展战略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应尽快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的转变。也有专家提出,需要反思用实际财富去换取美元纸币的战略。中国当前资金过剩,但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有资源、有市场、也有改进基础设施和引进资金的需求。利用人民币境外投资,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产能过剩的压力,而且可以减轻外汇储备贬值的压力。但当前制度并不支持这一战略,比如现行政策规定“人民币不能对境外贷款”。为此,加快财税金融体制等领域的改革,是推进人民币对外投资、逐步走向国际化的前提。 

来源: 中国改革论坛 [关闭] [收藏] [打印]

分享到:
联系方式(欢迎推荐图书、作者、原创)
电话:0898-66189066
邮箱:info@cird.org.cn
作者:迟福林 殷仲义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01月
定价:69.80元元
© 中国改革论坛网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琼ICP备10200862号 主办单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建议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Design by Ciya Intera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