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时间: 2010-05-23    已有人阅读过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在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是我国政府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

改革开放近30年,我国人类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人类发展的基本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不仅要求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对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挑战;而且要求加快建立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应对全社会基本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的挑战。

当前,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精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已成为我国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提升人类发展水平的重大任务。

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需求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全社会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服务不到位、公共产品短缺的矛盾比较突出。尤其是随着农村公共需求的全面释放,义务教育、公共医疗、最低保障等基本公共产品的供给,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现实和迫切的期盼。适应社会矛盾变化的趋势和广大百姓的现实的基本需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重点所在。()我国正由生存型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压力逐步增大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相继超越生存型社会的临界值。2000年,就恩格尔系数来看,城市达到39.4%,农村达到49.1%,均低于50%的临界值。同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首次降至50%的临界值。2001年,第一产业比重降至14.1%,首次低于15%的临界值,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0.7%,首次超过40%的临界值。2003年,城镇化率达到40.53%,首次超过40%的临界值。从这些量化标准来判断,我国在本世纪初开始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在这一进程中,广大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产品短缺、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阶段性矛盾。由此,形成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巨大现实压力:

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过大差距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巨大压力

尽管近几年我国在农村公共服务方面投入力度在加大,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仍有很大差距。2004年,全国城乡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1.411.312005年,我国人均卫生总费用城乡之比高达3.53120022006年,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14736万上升到18766万,增长27.35%;而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5462万下降到5374万,下降1.61%。截至2006年底,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城市为2240.1万,农村为1593.1万。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出现一定差距是正常的。但是,作为与基本生存权、发展权相联系的基本公共服务的过大差距会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全面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978年的2.57扩大到2006年的3.28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为75.21岁,而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69.55岁;2005年,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均超过城市的两倍。

2. 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过大差距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巨大压力

当前我国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不容忽视。2005年,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全国平均为166.46元和232.61元,两项指标最高的是上海,最低的分别是广西和安徽,小学、初中最高省份是最低省份的31.5倍和27.46倍。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均财政预算卫生支出分别为109.33元、56.24元和83.4元。目前西部地区农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覆盖率不到5%,仅为东部地区的1/10,不到全国平均的20%。由于自然禀赋和发展起点的不同,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经济发展差距是正常的,但基本公共服务在地区之间的过大差距将会使经济发展差距转化为人口素质的差距。2006年,上海的人均GDP57310元,而西部的贵州仅为5750元,前者是后者的近10倍。2005年,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的预期寿命超过了80岁,而西部的贵州还不足70岁。青海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北京的近7倍。北京15岁及以上人口文盲率仅为3.92%,而甘肃、青海、宁夏等西部欠发达地区这一指标都在20%左右。

3. 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过大差距,加大了各类社会问题的复杂性

目前,农民工群体的总体规模已经达到1.2亿。农民工作为城镇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难以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生存发展权利,始终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隐患。不仅是农民工自己,由农民工引发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问题也开始凸现出来。(二)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要任务之一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前提

我国消费率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到位。由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价格上涨速度远远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城乡居民很大一部分收入用于预防性储蓄,减少了即期消费。

2. 突破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重要的任务在于投资于人,以人力资源代替自然资源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据测算,初等、中等教育的社会收益率,世界平均水平是20%13.5%,低收入国家是23.4%15.2%,均大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平均收益率。在健康和教育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有助于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实现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为建立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3. 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相关研究表明,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是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太小,难以支撑大规模服务业消费。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三)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新阶段社会建设的重点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主要在于使全体社会成员享有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

1. 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缓解城乡差距的重点

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反映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方面,更反映在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从公共政策层面来看,缩小城乡差距更重要的是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过大差距。

2. 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缓解区域发展差距的重点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不是简单地缩小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使西部地区在短时间内赶上东部地区,也并不现实。因此,要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新阶段区域政策的重点。

3. 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新阶段反贫困战略的重点

目前,我国贫困人口的成因主要有五种:一是因病,二是因残,三是年老体弱,四是缺乏劳动力或劳动能力低下,五是生存条件恶劣。《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披露,全国每年大约有1000余万农村人口因病致贫或返贫。在一些贫困地区,教育负担已经成为其致贫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这部分贫困人口与低收入人口提供低保、最低救济、义务教育、基础医疗等,不但能在相当大程度上缓解他们的贫困程度,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还能增强他们的发展能力。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含义与政策目标

公共服务是以政府为主体、以公共财政为基础,惠及全体国民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环境保护、住房、国防等。基本公共服务是那些满足全体国民基本需求、维持人们基本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项目,包括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等。公平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类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区域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发展差距的重要条件。

从新阶段我国人类发展的现实需求看,建立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仅可以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还可以有效地缓解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内涵

1.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范畴的界定

基本公共服务与人类发展密切相关,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的落实直接影响我国人类发展水平。我国经历了长期的探索,经过不懈的努力,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已经把为13亿人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立为公共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

1)基础性。是指那些对人类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公共服务,它们的缺失将严重影响人类发展。

2)广泛性。是指那些影响到全社会每一个家庭和个人的公共服务供给。

3)迫切性。是广大社会成员最需要解决的公共服务。

4)可行性。要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财政能力相适应。

基本公共服务涉及到很多方面,从上述标准衡量,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是建立社会安全网、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必须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并构成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

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内涵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让全体社会成员享受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从而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保证社会公平公正。这就要求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建立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可以有一定的差别,但制度建设应当追求统一,以促进城乡、区域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共同发展。从现实需求分析,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内涵是:

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等于公共服务的平均化,而是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有全国统一的制度安排。

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全体公民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同,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常修泽:《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载《人民日报》,200721日。。

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要将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目前,城乡、区域和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名义收入差距很大,需要通过公共政策的调整和公共服务体制的建立来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尤其关注困难群体。在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存和健康的前提下,更加关注困难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权利,保障他们的基本可行能力。也就是说,只有弱势者的情况得到改善,才能够更为有效地提高社会整体福利。

(二)新阶段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目标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意味着所有社会成员平等地享有接受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的基本权利。其目标是,促进社会公正,推动人类发展。

新阶段,我国政府提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1.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发展水平的重大举措

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和终极目标。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缓解目前我国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创造更广泛和更公平的社会机会,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扩展人们的可行能力,消除人类发展的“短板”,逐步缩小人类发展在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差距。

2.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

社会矛盾归根到底是利益关系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是全体社会成员享有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够保证底线公平,有助于解决社会矛盾,降低公共风险,维护社会公正。

来源: 中国改革论坛 [关闭] [收藏] [打印]

分享到:
联系方式(欢迎推荐图书、作者、原创)
电话:0898-66189066
邮箱:info@cird.org.cn
作者:迟福林 主编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2月
定价:59.00元
© 中国改革论坛网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琼ICP备10200862号 主办单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建议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Design by Ciya Intera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