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几点意见

  时间: 2010-05-23    已有人阅读过

一、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动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由于存在着不少体制性障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改革的滞后和发展的五个不平衡:改革滞后于开放;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滞后于微观经济体制改革;政府改革滞后企业改革;农村改革滞后于城市改革。因此,改革不是基本结束,而是任重道远。中央针对改革和发展的形势,提出要作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是非常正确、及时的。

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阶段性的任务 

改革是无止境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应是无止境的。从理论上讲,因为经济基础是不断变化的,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必须不断与之相适应。从实践看,完善市场经济也是动态的。像美国这样一个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出现了“安然”事件,暴露了体制和制度上的问题,也需要不断改革,不断完善。我们现在所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今后几年要做的事情,并不是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已经完成,以后就可以不再完善了。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所给的定义:“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有几个问题引起我的思考:

一是宏观调控是资源配置的前提条件,还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五大柱子之一,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有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

二是资源在市场配置的基础上发挥政府的作用,还是资源在政府作用下发挥市场的作用?

三是资源配置的主体是政府还是市场?是政府主导型还是市场主导型的市场经济?

四是宏观调控的涵义是什么?狭义的理解是国家主要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节经济的运行;广义的理解是包括必要的运用行政手段来调控经济。

五是谁代表国家。国务院当然是代表国家,但省市甚至县里也说代表国家。大家都来宏观调控,而且市场经济的调控方法往往不熟悉,但计划经济的行政手段却轻车熟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都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要遵守WTO规则下的市场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体制。

现代市场经济要做到:生产要素市场化;产权结构多元化;经济主体独立化;收入分配公正化;政府管理法制化。

四、所有制理论要创新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如果在资产总量、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业人员中的比重不占优势,能不能保持主体地位?会不会影响社会主义的性质?这是人们关注的理论问题。从国外、国内的实践来看,不能说明问题。大家知道,前苏联是在国有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垮台的,强大的国有经济没有起到支撑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作用。1972年国有企业占本国全部资产总额的比重,英国为29%,法国为33%,意大利为30%,联邦德国为30%,日本到80年初达35%,但那个时候,没有那一个人说他们是搞社会主义。我国浙江省国有经济的比重很低,但它的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面,而且人民富裕,社会稳定,但现在没有人说他们不是搞社会主义。如果把国有经济定位在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那么这个基础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否则,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就很难到位。

我们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按照“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的要求,突破三个旧观念,树立三个新观念:

一是突破只有国家投资、政府花钱才是搞社会主义的观念,树立人民才是创造财富的主体的新观念;

二是突破国强才能民富的观念,树立民富才能国强的新观念;

三是突破单一的财产观念,树立全社会的财富新观念。我们的目光不应仅仅盯在国有财产的增值,而且应注意全社会财富的增长。

五、文件形成的方法 

要把文件的起草过程,作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集思广益的过程。要把比较封闭的作业变为比较公开、透明的作业,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党员群众的智慧。是否可以考虑建立网站,发布信息,使人民有知情权,有建议权,实行决策民主化。考虑到保密,网站只出题目,只单向收集意见和建议。

来源: 中国改革论坛 [关闭] [收藏] [打印]

分享到:
联系方式(欢迎推荐图书、作者、原创)
电话:0898-66189066
邮箱:info@cird.org.cn
作者:高尚全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03月
定价:39.80元元
© 中国改革论坛网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琼ICP备10200862号 主办单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建议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Design by Ciya Interactive